碧血劍在我心目中的排名,
似乎是最低的吧。
似乎是最低的吧。
不喜歡夏青青的小心眼,無理取鬧。尤其是她一出場時的濫殺,更是心狠手辣地讓人厭惡到了極點。 至於袁承志,小的時候倒是挺可愛的,可是,總覺得他除了當上七省總盟主之外﹙最後甚至還退居海外荒島上﹚,實在看不出他繼承了父親袁崇煥的什麼志業。他幫助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,卻也幫錯了人。李自成並不是什麼好皇帝,反讓百姓多吃了許多苦頭。阿九更是可憐,堂堂的大明長公主,愛上袁承志,最後還出家作了尼姑。不過後來還收了〝奇人〞韋小寶作徒弟。梁羽生許多小說中的主角,都是阿九的徒子徒孫。
金庸在後記說道:碧血劍的真正主角,其實是袁崇煥,其次是金蛇郎君。袁崇煥評傳我看了很多次,看到袁崇煥被千刀萬剮,凌遲處死﹙北京城的百姓,甚至出一錢銀子買他的一片肉。﹚,就會想到古龍書中所謂的〝群眾的心理〞。人一但被蒙蔽,認定了一個觀念之後,是很難更改的。就像人對政治的支持是和對宗教的信仰沒有兩樣的。只要有人抓住了這種心理,便能輕易的控制住群眾。盲目而衝動的人們,是不可能冷靜下來細細地思考的。
金蛇郎君夏雪宜,書中對他的描述並不多。溫方祿污辱了他姊姊,又將他父母兄長五人盡數滅口。他報仇的方式也真令人毛骨悚然。雖說血債血還,但他還加了十倍。若不是後來碰到了溫儀,他還是會殺滿五十人才足。童年悲慘的遭遇使夏雪宜變成一個心機很重、城府甚深的人。他總是害怕別人會對他不利,死前還設下許多防人的機關。但他雖如此慘忍無情,不管是對要害他的人﹙溫家﹚或是愛他的人﹙何紅藥﹚,對待溫儀仍是情深意重。最後夏雪宜被溫家的人使奸計挑斷了經脈,成了廢人,困死於華山上,下場是非常悲慘淒涼的。所以我不怎麼喜歡看碧血劍,跟我不喜歡連城訣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